第一次见到陈俊仁,就被他儒雅的气质和翩翩的风度所吸引。与他谈话,会时刻折服于他热情乐观的人生观和严谨缜密的思维能力。在他身上,既散发着职业经理人的专业质素又流露出简单温情的真诚态度。我们想,所谓人格魅力无非就是如此吧:一种难以名状的优秀气质吸引着你,让会面的时间变得异常短暂,收获和回味却是无穷无尽。
“愿在华润做自己的建筑师”
1996年,陈俊仁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正是这次旅游的经历给了他见证大陆日益变化的最好参照点,“中国大陆的变化非常快非常大,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惊喜,我深刻地感受是‘翻天覆地’”。在台湾VISA任职期间,陈俊仁总有机会来到福建、北京、上海等地参加会议,也正是这样的契机,让陈俊仁看到大陆市场的无限可能,“在个人业务市场,台湾地区已经高度发达,银行目标客户的1000万人口基本开发完成,而大陆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都证明了这块市场的无限前景。”怀揣创业梦想,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在大陆这片大蓝海市场挥洒能力,激发了陈俊仁拓展和挑战的激情。
2011年,华润银行组建,在港澳台等地区搜罗金融行人才,陈俊仁在这个机缘下,与该行宋群行长在台湾会面。面对大陆未来的蓝海市场,陈俊仁与宋群行长在银行业务经营、风险控制等多个理念都非常契合,这也成为了陈俊仁决心离开台湾,奔赴大陆创业的推动器。“在台湾做了21年的职业经理人,从VISA到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加入的从来都是一个成熟的体系,相当于在人家盖好的大楼里爬楼梯。来到华润银行则不同,华润银行则不仅仅是实力雄厚的国企,更是大陆金融市场上新的生力军。华润这个金融蓝图,给予我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华润,我可以做自己的建筑师,可以盖起自己的金融大厦,接受不一样的挑战。”提到如何在华润银行发展事业,陈俊仁顿时目光如炬,真挚又动容地表达了加入华润的心境,“从过去的‘守天下’到如今的‘打天下’,精彩的创造过程让人生更加丰富,如何把华润银行打造成一流银行,既是挑战更是动力。”
“双赢永远是最好的结果”
2011年7月,陈俊仁正式加盟珠海华润银行。面对全新的大陆市场和这个新生的银行,陈俊仁信心满满。在台湾金融市场的打拼,让陈俊仁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积累了大量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到华润,陈俊仁也有一番独特见解。他说,客户是基石,如果没有客户,业务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以客户为中心和导向的业务发展方向成为陈俊仁团队的核心。“既要产品也要服务。客户要什么?安全,便利!舒适的服务水平嫁接专业高效的金融产品,也就是消费目的与金融工具的有机结合。”
陈俊仁表示,在个人金融领域,值得依托的莫过于集团优势。如华润万家,华润燃气等零售行业拥有大量的优质客户群体。零售行业满足客户消费目的,华润银行提供金融工具,可以使集团的优质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任何领域,双赢永远是最好的结果。”这也是陈俊仁多年职业经理人生涯的心得。当然,除了业务,员工与公司的双赢局面也是陈俊仁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
“渴望成长,必须拥抱改变”、“我们所遇见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教导我们某些事情”、“这个世界,属于有行动、有勇气的人。”……每天清晨上班,打开邮件,陈俊仁的励志格言总是如期而至,就像一杯香浓的咖啡,一片可口的面包,这份宝贵的精神食粮顿时让每一个上班的清晨都如沐春风,精神抖擞。如果一位领导愿意如此细水长流般地与你分享他的人生感悟和职业心得,与员工来说,应该是莫大的精神财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双赢!
“我一定是发明直升机的那个人”
从事信息产业和金融行业超过20年,陈俊仁如何始终保持着积极热情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永远都充满活力,并感染着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呢?
“有句话说,乐观的人发明直升机,悲观的人发明降落伞。这么说,我就是发明直升机的那个人。”从每天发给员工的一句话,可以对陈俊仁的性格略知一二,“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我的快乐,做一个让人放心并有安全感的人”。
凡事都从正面的角度思考,永远站在太阳找得到的地方寻找希望,而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都有不小的帮助。从谈话中,我们感受得到,陈俊仁个性简单,非常注重精神享受,也很会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舒适。平时,陈俊仁喜欢读书,读书的范围也是涉猎广泛,从财经到科普、从教育到时事,从书中汲取知识和营养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金融从业20多年的资深经理人,可是学IT出身的技术男,也正是这份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在跨界领域也能如鱼得水,颇有建树。
回望陈俊仁办公室那个好似涂鸦板的照片墙,一张张陈俊仁与同事们朋友们的合影立体又鲜活,微笑的面庞深深感染着我们,仿佛都能听得到悦耳的笑声,也许,人生的追求并不复杂,快乐、阳光、积极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人物档案
陈俊仁,中国台湾人,现任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珠海华润银行个人金融负责人。曾任VISA国际组织台湾地区总经理、台湾第一银行信用卡部经理、台新银行信用卡处处长、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个人部总经理等职。
金融行业记者 和 悦 杨乔博 通讯员 李宝国